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美好乡村

一村一品建设新农村 无限风光在竹乡

发布日期:2013-02-27 15:40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5548 字体:

高峰村地处安徽省广德县东亭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左右。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800余户3400余人。境内山峦起伏,溪涧横斜,终年雨润风湿,雾罩云遮,拥有万亩竹海,毛竹资源极为丰富。高峰村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以工艺折扇为主的竹制品加工业,现有毛竹面积12600亩。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918元,竹制品加工人均纯收入1052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1.5%,竹制品已成为高峰村发展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实施“科技兴农,产业强村,竹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壮大竹加工产业,推动了产业纵向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曾先后被授予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宣城市 “十强村党组织”、“十强村”和“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因为高峰村竹制品发展迅猛,成绩突出,2011年该村所在的东亭乡还被评为“中国竹制品名镇”的荣誉称号。2012年,成功申报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近年来,高峰村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取得显著成效,以工艺竹扇和竹地板加工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其中“高峰扇业”、“明德扇业”、“顺达竹业”、“志云笋业”等四家公司获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明杰扇业”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宣广源竹木有限公司等11家获县级龙头化企业。

一是重示范带动实现产业有引领。现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有社员30户,带动农户本村及周边农户1200余户。合作社实现年生产经营收入4730万元,带动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合作社不断发挥“公司+农户”的作用,促进竹产业加基地建设,不断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做好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同时使竹加工基地在全乡迅速壮大,形成“山上有资源、山下有工厂、山外有市场”的基本格局。

二是重探索研究突出产品多样化。现全村有竹制品加工企业30多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已有四家,主要有:第一类是笋干、笋罐头的食品类竹制品,第二类是竹扇等工艺竹制品,第三类是竹跳板、竹地板等建材类竹制品。这些企业通过走竹制品深加工之路,将竹制品加工成食品、工艺品、建材等销售待全国各地。其中笋干等食品类竹制品已成功入驻日本各大超市,竹扇类工艺品已跨出国门,销售到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市场,建材类竹制品也在全国享有盛誉。其中圣卫牌、老王牌工艺折扇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志云笋业有限公司的“大溪坞”牌水煮笋获绿色食品认证。

三是重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随着竹加工企业的不断增多,竹废料也在不断增加,延续竹制品产业链,将竹加工产生的废料加工成新型产品,已有很大突破,并投入生产,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森泰集团将竹废料加工成塑木产品,如室外地板、院墙栅栏等,产品已远销国内外,所生产的竹木地板因质优价廉、经济环保被用于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卫远牌”塑木制品还荣获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周主题博览会银奖。

四是重企业辐射带动林农增收。全村规划竹科技示范园面积4000亩,按照统一规划、科学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竹林丰产,达到林农增收的效果。充分利用竹资源,不断增多的竹制品加工企业为林农增加了收入,同时,也为林农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不仅实现本村林农们毛竹收入增加一倍以上,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林农致富增收,另外他们在企业务工也多了一份额外收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1年高峰村村民人均纯收入12918元,在全乡乃至全县都位于前列,高于全乡人均纯收入32.8%

五是重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新农村。2011年,高峰村先后借助上级项目资金和村集体资金投资近300万元,新建了6500平方米农民文化核心广场,完成了广场、停车场、水塘景观、乡村大舞台等主体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对高峰村村部、人行道进行了改造,新建了村便民服务中心,新增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新建了2道拦水坝,打造了沿河景观带;完成竹文化生态园入口景观点基础工程;硬化村主干道4000平方米及到户路5000平方米;完成50户的改水改厕工程,新建污水处理池2个、垃圾中转池1个和焚烧炉1个;完成了525户庭院整治,创建3家农家旅馆示范户。基本实现了“三新一带动,即竹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同时带动了休闲旅游业的兴起,美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登载于《长三角现代农业》2012年第4期  走进名镇村 专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