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三治融合重塑乡村治理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9-11-07 09:45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1847 字体:

   日前,村民梅某来到东亭乡信访办,激动地说:“我是专程来感谢各位领导的,我家将近十年的矛盾纠纷终于解决了。”5月初,梅某因其叔叔2004年与王某签订土地承包协议,王某自2009年起拒绝支付土地承包金一事到广德县信访局上访。村里社会知名人士陈某同双方当事人均为朋友,了解该纠纷情况后,主动提出参与矛盾化解,经过反复做思想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某同意支付十年的土地承包金,成功化解了该起矛盾纠纷。这是东亭乡运用村民自治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典型案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8年5月份,东亭乡在全市率先启动“推进移风易俗、深化村民自治,建设文明东亭”行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东亭乡颂祥村通过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实现“村级事务协商有效、矛盾纠纷调解有效、移风易俗推进有效”的目标,改变了过去由乡镇党委政府提要求、村级领任务的局面,激发出农民内生动力,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从原来的软弱涣散村一跃成为广德市的标杆村,实现从后进到先进的“逆袭”。

从软弱到坚强:有了好支部,发展有前路

2017年以来,东亭乡在全市率先推进“红色基点”工程,

建成幸福之家、和谐之家、平安之家、美丽之家、关爱之家5个各具特色党小组,党小组之家让党员家找回了入党初心,找到了组织的“家”。

在颂祥村党小组组长夏南昌家中近50平方米的客厅,只见一面浅灰的墙面上,张贴着数十位党员的照片;一旁的立柜里,摆放着各种党报党刊和书籍。夏南昌说“过去虽然有党小组,但没有固定的党员活动场所,自从他家的客厅成为活动阵地后,就逐渐热闹开来。 “每名党员联系几户群众、每年办一件实事、每月收缴一次党费,一点不闲着。 ”

2018年9月8日上午,作为广德市唯一村委换届选举“一票制”试点村,全村选民顺利选举出新一届信得过的村委班子成员,村党总支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正是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颂祥村各项工作全面提升,2018年被评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成为有能力、敢担当的基层党组织。

从空壳到脱壳:集体有收入,治理有底气

俗话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尽管村党组织凝聚力不断提升,但村里没钱,办不了事,村级优势发挥不出来,必须寻找出路——发展集体经济。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颂祥村发挥现有的苗木产业优势,依托金枫园林等龙头企业,成立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即公司做好技术指导、村集体土地入股、农户栽种苗木,实现三方受益;同时将村集体土地、房产等造册分类,通过公开租赁发包等形式,唤醒“沉睡”的资源,确保物尽其用。为进一步拓展苗木销售渠道,平整场地建成皖浙苗木交易市场,用于苗木运输装卸,通过不断做强苗木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产业经济,促进农户增收。

经过几年的努力,颂祥村从3年前的集体经济收入空白到现在20余万元,实现了逐年有提升,每年有跨越。如今,通过“三变”改革,颂祥的每一个股民都能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村里也一改往日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在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局面,回村创业、从事种植业人员逐步增多,越来越热闹起来,呈现生机勃勃之势。

从约束到自觉:涌现新平台,治理有活力

争做践行者,倡导新风尚。今年6月2日,是东亭乡颂祥村宋村村民李洋阳的大婚之喜。作为一名党员代表,李洋阳带头响应村红白理事会的规定,严格按照移风易俗新标准,进行婚事新办,一切从简,以往鞭炮齐鸣、烟雾缭绕的情形不见了,婚礼仪式简朴高效,既避免了铺张浪费,也得到了亲朋好友的一致好评。随着移风易俗“两禁两简”行动的全面铺开,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燃放烟花爆竹、请乐队做法事、高额随礼和不入公墓等陋习旧习在颂祥村基本杜绝。

不仅如此,颂祥村还推行“温暖星期一”“村民说事日”等制度,邀请专业律师作为村级法律顾问,帮助解决群众涉法涉诉诉求。积极发挥“五会”(即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乡贤参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在解决家长里短、处理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中起到了积极效果,解决了一些“法律管不到、村规管不了、干部管不好”的问题,真正做到“自治正民风、法治刹歪风、德治润新风”的三治融合新实践,颂祥村也因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信访“三无村”(无赴省进京访、无越级上访、无群体访)。

 多彩颂祥的美丽的嬗变只是近来来广德市加强自治、法治、德治乡村治理体系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到2020年,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目标已近在咫尺,一副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善治画卷正徐徐展开。(东亭陈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