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发挥党建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组织工作提质增效,7月1日起,在党员教育平台开展“宣锋”党建品牌系列主题展示月活动,集中展示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供各地各单位学习借鉴。
近年来,广德市紧密围绕基层党建“1+2+3”工作体系,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融合创新年”“对标融入年”“对标提质年”等活动,坚持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赢,多措并举,有力提升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水平。
精准发力,夯实乡村振兴组织“桥头堡”。坚持抓好支部建设,健全完善体系,做到应建尽建、功能完善,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统筹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县乡村三级党建工作清单,实行项目化管理模式,全面压实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党的建设考核体系,同时作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二是优化组织设置。持续推进村属党支部“红色堡垒”工程建设,组建24个乡土人才、警示教育等特色功能型党支部。分领域制定基层党组织“五A争创”标准,创成农村领域“五A”基层党组织18个。以“六个一”模式先后建成“美丽乡村管护党小组之家”“发展先锋党小组之家”等191个党小组之家。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完成1351个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创新乡镇(街道)“书记领办项目”机制,项目化推动21个年度党建精品工程落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机遇,推动东亭乡、四合乡分别与安吉县鄣吴镇、杭垓镇构建区域党建联盟,引领交通、文旅等多领域互融互通。
凝聚合力,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动力源”。以人才兴村为主抓手,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党组织书记、村组干部以及党员队伍。一是培育书记“领头雁”。大力开展“头雁领航促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开设5期“雁之声—书记论坛”,先后选派2批次16名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赴江苏省名村挂职,坚持每年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赴江苏、浙江等先发地区观摩学习,就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开展专题培训,着力提升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推进乡村振兴的综合能力。先后选派农、林、水等涉农部门52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举办选派干部“擂台比武”活动,结合观摩评点、集中培训等,提高选派干部助力乡村振兴能力。二是锻造骨干“主力军”。以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重点摸排农村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个体私营企业主、回乡大学生等“能人”,鼓励热心农村工作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本地致富能手回村任职。创新推行村干部专职队伍管理,实现“选聘分离”。健全“三推两试一审”选拔模式,科学选配村级后备干部,确保每村配备3名村级后备干部,其中至少1人在村工作,增加后备力量储备。三是打造党员“先锋队”。健全发展党员“三联审三公示三票决”机制,近三年以来的新发展党员中,农村党员261名,占33.9%,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59名,培育致富带头人等农村“能人”125名。打造万名党员集中轮训平台,先后将实施“三变”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纳入培训课程,提高党员推动乡村振兴的思想觉悟,已举办县乡两级轮训班226期,培训党员2.6万人次。发挥“蓝色动脉现场教学基地”、“桐汭红”手机党校等思想教育主阵地作用,累计开展党员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2200余次,淬炼党员3.6万余人次。
激发活力,织密乡村振兴资源“硬保障”。坚持资源向基层下沉、政策向基层倾斜,有效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基础。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筹集资金3600万元建立广德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用于补助92个重点扶持村和69个薄弱村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按照“严把三关、稳妥推进、因村施策”的思路,完成全市133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任务。二是聚焦集体经济,增强内生动力。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工程,大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出台《广德市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意见》,每年制定下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致力打破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瓶颈制约。截至2021年底,全市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社区)达38个,同比增加58%,10万元以上村(社区)实现全覆盖。三是完善治理体系,强化制度保障。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结合村组干部例会,探索建立户主大会制度,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通过整合党组织活动阵地、法治广场、新风堂等现有资源,建成“三治”主题公园、“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教育实践基地等活动阵地6个,注入新时代乡村治理力量。(转载于宣城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