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东亭乡党委按照“重心在基层、工作到支部、服务到群众”的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民心在基层聚集、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
(一)坚持深入抓、抓深入,切实解决“抓不牢”的问题。一是在学习上提升。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党员党性锤炼。二是在标准上提升。通过抓培训、抓督查、抓考核等形式,从党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8个方面入手,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把每个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三是在效果上提升。结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论坛、党小组活动、车间党课等,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活动。发挥党性教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学习效果。
(二)坚持持续抓,抓持续,切实解决“抓不好”的问题。一是强化书记示范。以全县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为契机,提升党组织书记思想政治素质、引领发展能力、履职尽责本领和服务群众水平,真正做到讲政治、有能力、敢担当。二是强化主力队伍。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坚持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延伸开展党员亮牌示范、志愿服务、联系服务等做法,“划底线、亮标尺”,加强党员“红黄榜”管理,推动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三是强化后备力量。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加大对后备干部、党务专干的业务培训,让其尽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高质量发展优秀年轻党员,补充党员新鲜“血液”。
(三)坚持创新抓,抓创新,切解决“抓不实”的问题。一是注重载体融合。以“东亭红”为主色调,依托乡党性教育基地,串联红色路线,开发红色课程,切实将红色党建之乡资源优势转化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手段和载体。结合乡村“三中心一站所”(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村民自治、“两禁两简”移风易俗活动,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党群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二是注重品牌创新。结合支部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探索“红色驿站”建设。在农村、非公和乡直等领域,“个性化”打造党建品牌,实现群众所需有人帮、党员奉献有其岗。三是注重产业振兴。深入实施“头雁领航促振兴”行动,因地制宜探索村级市场化经济模式,增加集体经济新路径,切实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带动能力。(余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