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综合

坚持因地制宜 强化“五个聚焦” 打造“茶扇风情·康养东亭”乡村振兴示范区

发布日期:2022-02-22 15:58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4643 字体:

近年来,东亭乡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农民富”为目标,抢抓“一地六县”战略机遇,倡树“苦干、实干、敢干”工作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强化“五个聚焦”,打造“茶扇风情·康养东亭”乡村振兴示范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聚焦产业兴旺,在“产业强”上亮出东亭特色

做实工业经济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组织到苏州、上海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全年签约6家,其中亿元以上3家。突出“亩均效益”导向,持续推动企业技改升级,倒逼企业加大投入,使用新工艺、新设备,广德石玉竹凉席、太元商砼等3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提效,预计可增加年税收800万元。培育特色产业建成了皖浙茶鲜叶交易市场、广德黄金芽干茶交易市场,拓宽茶农增收渠道、打响本土茶叶品牌。引进竹制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传统竹木折扇、竹编、竹雕等生态环保竹木艺品生产,引进竹木废料综合利用项目,形成笋加工制品、竹材产品、竹艺术品、废料综合利用产品等完整的竹产业链。竹产值高达1.3亿元,带动村民2000余人创业致富,高峰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促进产旅融合深度挖掘历史、非遗、民俗等特色文化,围绕非遗文化产业园,整合王氏折扇、唐氏竹编等非遗元素,加快建设集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非遗文化博物馆。敬老院完成公建民营,融入“智慧养老”,入选上海市首批异地养老机构名单。10月13日,与浙江嘉兴逸和源健康养老开展异地旅居养老项目合作,率先开启跨省旅居养老合作新模式。连续举办七届环东亭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顺利承办广德市首届国际铁人三项赛和中国马术盛装舞步冠军杯赛等体育赛事。12月,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特色旅游乡”。

二、聚焦生态宜居,在“生态美”上彰显东亭风貌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加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新修改建道路49条超120公里,境内道路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四纵五横”道路网基本形成,2020年代表广德市圆满完成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考察。建成日压缩10吨智慧垃圾中转站,实现垃圾减量化、集约化。集镇自来水管网全面升级,进一步保障群众饮水质量。美丽乡村提标升级。按照“一村一韵、错位打造”思路,学习借鉴安吉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把握“不大拆大建、不铺张浪费”原则,因地制宜地对村庄内部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精致打造“山水阳山、徽韵社区、竹海高峰、多彩颂祥、绿色柳亭、田园沙坝”,在宣城市率先实现省点整乡全覆盖。12月份,获评“宣城市气候宜游乡镇”。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五清一改”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空心房”清零行动,拆除无功能用房5000余平方米。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完成卫生改厕350座。扎实推进林长制、河长制,常态巡查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三线四边、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等,获评“中国森林文化小镇”“皖苏浙毗连地区护林联防先进集体”。

三、聚焦乡风文明,在“乡风好”上分享东亭经验

精心搭建文明阵地。建成全省首个党性教育和文明实践展厅,在全市率先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打造“红立方”“新风堂”等特色文明实践阵地9处。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成徽派改造。持续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村级功能室、活动室、少年宫等丰富服务功能。精细推进文明管理。建立“4+6”常态创建机制,推行集镇网格化管理,压实商户“门前三包”责任。按照“减量提质”要求,整体提升乡公益宣传品质。扎实开展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秩序。完善生活垃圾清运和市政管护市场化机制,乡村卫生保洁水平持续提升。精准开展文明实践。在全省率先实施“两禁两简”移风易俗行动,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红白喜事简化简办深入人心。突出榜样引领,大张旗鼓表彰“最美东亭人”“最美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280余人。打造“叮当骑士”“耆乐融融”“向日葵”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各类丰富多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连续三年作为乡镇样本点,代表广德接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分别荣获“特别贡献奖”“一等奖”。

四、聚焦治理有效,在“治理优”上打造东亭样板

强化自治增活力。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导6个村(社区)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成立乡贤参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吸纳120余名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为成员,全面参与村级事务调处化解,实现自己事情自己办、村民事情村民解。坚持法治解难题。建立乡、村两级法律顾问队伍,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法律进乡村”活动70余场次。高质量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涉黑涉恶形成强有力震慑,社会大局保持平稳有序,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全面提升。推行德治扬正气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绘制孝道文化墙、打造好人一条街,深入村组、学校、企业,宣讲好家风好家训和好人故事,选树“市民创建之星”“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培育好乡风、引领新风尚。大力推进“平安东亭”建设,构建“党建+三治”乡村治理体系,连续保持“三无”乡镇的良好态势。4月28日,农业农村部来乡考察调研乡村治理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五、聚焦生活富裕,在“农民富”上展现东亭担当

注重党建引领坚持“实、严、细、常”四字为本,圆满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选好村民增收致富领头雁。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实《民情日记》,创新“非遗上的党史”品牌,坚持问题导向,全乡干部深入一线实地解决问题,累计办结“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件。在宣城市率先开启“整村授信”信贷模式,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21年,全乡居民农商行存款突破5亿元,增幅位居全市首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万元,较“十二五”末增长55.33%。注重规划先行围绕“茶扇风情·康养东亭”的目标定位,启动《康养运动休闲示范基地规划》和《非遗文化产业园规划》,着力找准项目招引方向,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加快编制《东亭乡全域旅游规划》,整合乡村资源,串联旅游服务链条;同时,以《国土空间规划》和6个村《村庄规划》全覆盖为标准,统筹用地规模等各项指标,确保项目建设有址可选、有地可落。注重开放合作抢抓“一地六县”战略机遇,加强与江浙地区乡镇沟通交流,实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携手鄣吴搭建“两山情·一家亲”党建联盟,共同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互派干部进行双向挂职交流。开通东亭至鄣吴跨省毗邻公交班次,惠及两地沿线约1.2万人。开展省际森林联合巡防,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接下来,东亭乡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加速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