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优化管理模式、丰富教育手段以及完善考核机制,有效提升了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优化管理模式,落实“差异化”举措。在职党员“双责式”管理,将工作职责与党员责任紧密相连。设置“党员先锋岗”,鼓励在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创新创优;组织在职党员深入村(社区)基层一线,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综治维稳、社会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离退休党员“传承式”管理,充分利用经验丰富、党性坚定的优势。组织离退休党员深入学校、村(社区)讲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邀请离退休党员建言献策,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传承红色精神和助力地方发展中持续发挥光热,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心向党”。困难党员“关怀式”管理,建立健全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了解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提供生活物资援助、就业信息推荐、技能培训等帮扶措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定期与困难党员进行思想交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丰富教育手段,打造“多元型”课堂。推广“情景式”党课教育。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打造一批如603航空基地、英烈山纪念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党课教学点,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党员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性教育。开展“指尖式”学习活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桐汭红·党建云”智慧党建云平台等载体,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党建动态等学习内容,方便党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促进党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拓宽党员的学习视野,提升学习效果。实施“实践型”学习项目,组织党员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乡村振兴产业帮扶、基层治理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等,让党员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提升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考核机制,推进“积分制”评价。优化完善党员量化积分制和“红黄榜”管理制度,按照“实时登记、季度汇总、半年公榜、年终总评”的方式进行积分制管理。积极探索建立“三档四型五域”党员队伍分类精细化管理机制,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量化积分制和“红黄榜”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分领域细化考核细则,将党员分档管理。实行“积分+评级”管理模式,根据党员年度积分情况,设置先锋模范档、晋位争先档、后进提升档三个等次。强化积分结果运用,搭建积分兑换平台,党员可用积分兑换学习资料、生活用品等,丰富激励形式,增强党员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深化积分制管理成效,提升党组织活力与凝聚力,激励党员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形成了“争积分、当先锋”的良好氛围,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发展。